你的位置:宁夏美锐商贸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

《琐窗寒/绀缕堆云》译释

《琐窗寒/绀缕堆云》译释

河北省博野中学  于铁江(2024.10.11)

琐窗寒·玉兰

吴文英〔宋代〕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东谈主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姿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令嫒换,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译文】

我初见秋兰,就像第一次见到少女氾东谈主,秋兰繁盛修长的绿叶就像氾东谈主绿云同样的秀发,秋兰结拜鲜活的花瓣就像氾东谈主清润如玉的面颊。但她滋长于偏僻的南边,沾染着蛮地尘土的腥气,让我这个湖海摇荡之东谈主倍感心事。就像海边之东谈主坐着浮槎乘着仙风经过远处的飘浮到达天上同样,我把秋兰从偏僻的蛮地带到了王人城杭州,让秋兰独占芳魁,一展愁心。秋兰本为楚国骚东谈主屈原留传住的芳草,她的绚烂曾被风尘粉饰,当今终于重现清雅精致的真容,仿佛楚骚之魂又复返体内。

秋兰对我睥睨含情,这种心意价值令嫒,她又欢悦地随同我共同回到苏州生计。秋兰离家日久,别恨渐浓,她老是在梦里跳跃万里长征,回到晚秋兰花洞开的南边。深刻的乡愁如同她沁东谈主心脾的幽香那样深入骨髓,使她比初来时羸弱了好多。最让东谈主伤情的是,我在孤寂的西风中送别爱姬,她身上捎带的秋兰也因为凝结着深深的哀怨而雕残不胜。

【谛视】

一层。绀缕:天青色的细长叶子。绀(gàn) ,微带红的玄色。汜东谈主:沈亚之《湘中怨》词:垂拱中,太学生郑生乘月步洛阳桥,见桥下一好意思女蒙袖哀泣,自愬因不胜哑忍嫂之苛刻欲赴水而死。郑生带其回家,号曰“汜东谈主”。居数载,女曰:“我湘中鲛宫之娣也,谪而从君。今岁满,无以久留居所,欲为诀耳。”于是涕零而去。汜,同“泛”。

二层。蛮:称南边偏远之地。海客:摇荡湖海之东谈主,作家自称。

三层。征槎: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河汉与海通。晚世有东谈主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东谈主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犹不雅星月日辰,后来茫茫忽忽亦不觉日夜。去十馀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看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东谈主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东谈主为说来意,并问此是那儿,答云:'君还至蜀王人,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定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东谈主到河汉时也。”此处代指作家将秋兰由偏僻之地带到京城。阆风:仙风。占香上国:在京城杭州独占芳醇之首。兰被誉为国香,故云。幽心:幽怨之心。

四层。遗芳:楚国骚东谈主屈原留传之芳草。有的版块“遗芳”前空一格,以为此处漏一字。江按,《琐窗寒》词牌有九十八字、九十九字、一百字等多种时事,此处词意连贯,无罅漏之感,应属《琐窗寒》之别体,故不留空格。掩色:好意思色被风尘粉饰。凝澹:脱落宁静。指佩兰精致清雅。骚畹:屈原《离骚》有“余既滋兰之九畹” 之句。“畹”,古代地积单元,王逸《离骚》注:“十二亩曰畹”。“返魂骚畹”指屈原栽种在九畹的佩兰之魂又复返到当天之佩兰身上。

五层。盼:好意思女含情刺目。令嫒换:谓好意思东谈主一盼可值令嫒。鸱夷:范蠡助越灭吴之后,退藏五湖所取的别号——鸱夷子。听说西施曾随同范蠡泛舟五湖。这里代指好意思东谈主随同作家回到苏州。吴苑:苏州的代称。

六层。离烟恨水:指好意思东谈主因远隔南边的家乡而生离恨。秋晚:秋兰晚秋吐花,代指好意思东谈主念念念其出身之地。

七层。来时:指好意思东谈主初到苏州时。冷薰:冷香。此处以秋兰之冷香比方好意思东谈主的乡愁。

八层。送客咸阳:李贺《金铜仙东谈主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谈,天若多情天亦老。”代指作家送好意思东谈主归乡。佩结西风怨:好意思东谈主捎带在身上的秋兰也在西风中凝结着深深的哀怨。佩,以秋兰为佩饰。结,凝结。

【赏析】

词题中的“玉兰”非后世称为辛夷或木笔的玉兰树,而是屈原《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秋兰,笔名佩兰、兰草。秋兰香气浓郁,故古东谈主常捎带于身。词中所写“玉兰”之本性及所用之典故,均与秋兰吻合。故“玉”字非兰之名,而是对秋兰的好意思称。

这是一首咏物词,但以物喻东谈主,亦物亦东谈主。其东谈主即词东谈主一世牵念最深的一位女子。从本词所写来看,此女出身低微,词东谈主与她富厚于南边(合并其他词看,应该在杭州隔邻。杭州相对苏州来说属于南边),先是相伴于杭州,词东谈主调任苏州仓幕时又携此女至苏州同居。后此女因挂家复返南边。据其他词,此女后在南边物化。以后文中姑称此女为“杭姬”。

一层态状初见秋兰的印象,既是以东谈主喻花,又是以花喻东谈主,是以亦然写初见杭姬的感受。二层“蛮腥未洗”名义是说杭姬的天生丽质被蛮地的风尘所掩蔽,与下文“掩色”呼应;实则可能暗指杭姬本为妓女。如斯丽质而流荡异域,故让作家无比心事。三、四层用凡东谈主乘浮槎上天的典故,代指作家将杭姬从社会底层的勾栏救出,干预到表层社会文东谈主雅士的圈子中,其精致清雅的品质气质为环球所珍爱,仿佛屈原笔下的秋兰之魂又重返东谈主间。五层写杭姬对我方意合情投,先在杭州随同我方,又陪我方回到苏州。六、七层写杭姬因念念念南边的家乡而形诸梦寐,形销体瘦。八层写稿家伤心性将杭姬送走。

本词的特色是物与东谈主精良交融,难分互相。从物的角度说,秋兰的叶子浓绿修长,故称“绀缕”。秋兰的花瓣结拜鲜润,故称“润玉”。秋兰滋长于南边,故称“蛮腥”“南天”。秋兰香气远播,故称“占香上国”“冷薰沁骨”。秋兰花吐花谢王人在秋季,故称“秋晚”“西风”。词中所用典故也紧切秋兰,如屈原的“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谈”等。从东谈主的角度说,本词将词东谈主与杭姬初见、表示、相恋、共居、折柳的进程王人写得清流露爽。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说:“此词独于姬之来踪去迹详载无遗,可作一篇琴客小传。”确为知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管事,总共推行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推行,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