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向后歪斜至90°,上半身与大地平行的动作成为《只此青绿》的一个典型预料。图为电影《只此青绿》剧照。
慕羽
电影《只此青绿》是艺术家们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发扬手法和传播阶梯的一次主动“融圈”,亦然让舞剧《只此青绿》走向更庸俗的群众生存的一次勇敢尝试,同期还为中国电影的“类型化”进度孝顺了价值,成为以“跳舞实验影像”的相貌拍摄的一部插足主流电影院线的舞剧艺术电影。
为何能插足主流电影院线?
《只此青绿》插足主流电影院线放映,意味着同名舞剧继亮相戏院和央视春晚之后进一步市集化和群众化。它不仅仅对刻下中国民间社会“国潮古风热”的修起,更伏击的是,它等于其中最伏击的建构者之一。而况,作品还契合了一种“这很中国”的民间文化激情或精神层面的欣慰感,具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上的双重隐喻。跳舞家、电影东谈主和不雅众们在其中觅到了个东谈主与天地当然、家国东谈主伦相融的情感。“融文化”取胜,恰好是《只此青绿》之“中国性”的机动体现。
一方面,“青绿山水”承载着新鲜、典雅的宋代生存好意思学谈理谈理,把中国东谈主寄情于山水间的感受,追求“天东谈主合一”的意境机动地展现了出来。
魏晋以后,中国好意思学发生了两个“转向”,一个是酷似大于形似,另一个以为当然好意思高于艺术好意思。《只此青绿》偶合妙地呼应了这么的好意思学谈理谈理。它不是对传世名画《沉江山图》的再现式模拟,也不是要收复唐代“六幺舞”或宋代“队舞”,更莫得用“无声对白”的哑剧去讲一个故事,它经受的恰是中国写意抒怀的古典好意思学传统。
不雅众不错感知到,舞者体魄在自体空间、舞台空间和镜头空间关系的不断上,如何体现了苏东坡所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审好意思和玄学意蕴;还可感知宗白华所谓“用‘俯仰兴隆’的精神来赏玩天地”,“所看的不是一个透视的焦点,所采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态度”,而“具有音乐的节拍与息争的意境”。
我想编导刻意用女性舞者来演绎“青绿”,除了有“为排场而舞”的视觉文化考量外,好像还想借刚柔相济的女性之力来均衡“视觉力”,事实上也的确达到了这种恶果。腰部向后歪斜至90°,这个上半身与大地平行的动作成为作品的一个典型预料,以发扬山岳笔陡、险要,关注的网友还把这个“险峰”的动作定名为“青绿腰”。可见《只此青绿》在找到实在属于扮装的舞剧语言上,比两位编导之前的作品更进了一步,尤其是“青绿”这个文化预料。
另一方面,“青绿山水”也代表着现代中国“绿水青山等于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不雅,而况该剧既是对18岁北宋天才少年希孟的芳华赞歌,垂青其内在自我东谈主格的杀青,也隐喻出一幅幅新时间“少年中国说”的东谈主物群像,以及传统中国正在勃发的“芳华性”。业内无数以为,剧中之舞极富东谈主物个性,亦然现代建构的“中国古典舞”的“新发展”,举座视觉呈现又契合着现代不雅众审好意思需求。
是哪种舞剧艺术电影?
算作艺术电影中的一个分支,舞剧电影本人也有不同子类。简便作念一梳答剪发现,《只此青绿》与它们王人有一些邻接,却也很不换取,它介于某种舞剧电影派别和个东谈主格调之间。
其一,舞台艺术片,即舞台记录型舞剧电影:源自舞台,和会电影语言,精选场景辅以当然实景,中枢在于保留写实格调的舞台精髓。举例,1955年苏联推出了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芭蕾舞剧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获第八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提名和最好抒怀片奖。这部影片由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巨星乌兰诺娃担纲主演,她的扮演被芭蕾界巨擘盛赞为“极致真实!”苏联戏剧芭蕾老是要把事情的世代相承顶住得一清二楚,由此改编的舞剧电影也不例外。苏联“不话语”的话剧式舞剧电影格调,以及“扮演舞+哑剧”的结构想维不错说深刻地烙迹在新中国建筑初期的同类影片中。偶尔,画外音算作东谈主物或情节的补充先容,也会融入其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多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多部舞剧电影,如《宝莲灯》《小刀会》《五朵红云》《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改良怒放初期,《丝路花雨》则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佳作之一。它们王人受到了苏联舞剧电影模式的柔润,又有内生化的能源,基本王人保留了无缺的经典舞段,也借助镜头语言,使不雅众感受到了群舞的全景移动,以及主要东谈主物淡雅的体魄微相貌、微动作的独有审好意思。1990年代以来,大型舞剧主要通过音像成品得以保存,久未再以无缺形式出当今大银幕上。
此类电影的“变体”等于近十余年在西方兴起的高清直播或录播的序论化顺利复制,比如“舞台高清影像”“高清戏剧”“高清芭蕾”等。这是舞台艺术与现代数字影像时刻、汇聚传播团结的艺术形式,通过高清录像开拓和多机位拍摄时刻,将舞台上演以更丰富、更多细节呈现的影像形式呈现给不雅众,谨防舞台无缺呈现和演员的扮演技能,将底本只可在特定剧院内赏玩的经典上演带给更庸俗的不雅众,致使得以全球传播。这已成为现代戏院艺术传播的一种伏击趋势,2019年,民族舞剧《天路》就在国度大剧院杀青了“4K+5G”的上演超高清影院直播活动,让舞剧在王人门电影院和手机端、电视大屏端等多渠谈同步呈现,在传播时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只此青绿》和本年暑期上映的《永不用逝的电波》不同于传统道理的中国舞剧电影,也不同于高清舞剧录制,其独有魔力在于独出机杼的创意。两部舞台版就以营造深入意境而非传统情节为胜,而当其转型为电影后,更是打破了舞台记录的局限,展现出序论和会的创造力。
其二,舞台改编影像,尤指个东谈主格调类舞剧电影。要是说苏联的舞剧电影展现的是一种时间性和苏联戏剧芭蕾派别的特质,那么以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为代表的《卡门》《探戈》《莎乐好意思》等作品就更为导演个东谈主化,同期也带有西班牙和阿根廷文化色调。这些舞剧电影精巧地和会了“剧情片”“后台片”“戏中戏”“类记录片”等评释元素,不仅深入有计划了情欲、暴力、亏欠善良运等深刻主题,也不乏他早期作品中丰富的政事隐喻。绍拉对弗拉门戈和探戈情有独钟,他将这两种跳舞视为厚谊张力的泉源和文化身份和历史追到的符号,也展现了东谈主性的复杂和种种,而非超越其粉饰恶果。因此,跳舞形式与扮装的契合度极高。此外,晚期绍拉还奋发于通过镜头移动、色调利用和灯光恶果来展现跳舞的魔力,展现出独有的视觉审好意思格调。
舞剧《只此青绿》体现为中国现代新实验成见舞剧派别的时间特质,同期也兼有周莉亚、韩确凿个东谈主格调,比如谨防形式好意思的女子群舞与文化意涵的团结,以及喜欢体魄、声息、笔墨、画面、空间等复合叙事等。而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在空间叙事上又有了新的打破,即从舞台空间流淌进了镜头空间,不再受限于舞段的无缺呈现,而是阐述需求,将变化的景别(如水中舞时水点的特写)、变化的场景与舞者的跳舞交汇在一齐,创造出详尽的视听体验。
若因何拍摄“跳舞实验影像”的相貌拍摄舞剧电影?
《只此青绿》不是舞台舞剧艺术片,可被视为鉴戒了“舞台改编影像”或“跳舞实验影像”手法的舞剧艺术电影。“原作爱好者”会不自发地去进行对比,这很宽广,毕竟舞台版有“出圈”的扮演性舞段,令东谈主难以割舍;更何况当不雅众的灵动设想被具象化后,好像会折损一些审盛意境。举例,当青绿预料与青绿山水互相照映,东谈主与景蛟龙得水,是否会感到审好意思愉悦,这主要取决于个东谈主的审好意思偏好。跳舞实验影像不一定能欣慰但愿看到无缺舞台舞段的审好意思期待。不外,主动去再会某种熟谙的生疏感,好像会多一种赏玩这部电影的视角。
电影《只此青绿》的意图在于“群众化”。从主旨到呈现,它王人不是隧谈的“实验片”,但其中也蕴含着“跳舞实验影像”的技艺和精神。与《永不用逝的电波》不同,《只此青绿》是周莉亚、韩确凿镜头跳舞语言“首秀”,是以咱们尤其不错关注她们算作新的电影导演阐述我方当下的和会所创造的一些新的镜头语言。我和不少不雅众雷同,感受到了这是一场镜头与跳舞的双向奔赴,一次有道理的跨序论文化叙事。
电影将原舞台版的七个篇章推广至十篇。新增的“贰初见”增强了现代展卷东谈主与古东谈主的文脉关系,并为片尾发轫时空的“谛视”铺垫了厚谊基础;“肆听雨”中,不雅众通过张翰饰演的希孟这一扮装,插足烟雨蒙蒙的山水当然,看见一位少年在雨中湖面上独自起舞,犹如闯入了他的精神寰球,感受到他作画时的泄气淋漓;随后在“伍寻石”中,希孟与展卷东谈主初度再会了由彩色石料化成的“青绿”,此时她还没被赋予山水之谈;“柒青绿”进一步强化了“青绿预料”的生成历程;“玖苦想”中展卷东谈主似乎等于不雅众化身,去凉爽的画室中奉陪希孟,感受他孜孜以求的心灵和作画的重荷;直至终末的“拾入画”,女子群舞和希孟作画互相交汇,“心中有丘壑,头绪作江山”,当孟庆旸饰演的“青绿预料”向深处走去时,我脑海中不禁透暴露一句话——“不灭之女性引颈咱们高涨”(歌德)!
这种“深入”“平远”“高远”空间体验的复合感,恰恰升腾起一种精神隐喻力量。这是我不雅看戏院版时未尝有过的感受。有学者以为,中西方共有惊羡女性的文化叙事。就像曹雪芹的说法,“儿子是水作念的”,清清白净,是以真谛、解放、好意思好与其同在。
每一个“青绿”的新文本王人对解除题材“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独有而有价值的孝顺。我很乐意看到一部有别于戏院版“青绿”、却也有戏院典礼性的作品,能让更多不雅众走进影院、戏院、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来几次实在的文化再会,并能灵验融入更多东谈主的生存。
(作家为北京跳舞学院教师)
翻译
搜索
复制